一一、论兵 (1/1)

天之骄龙 易昆仑 1697万 2021-04-23

到得十一月末,大宋尽起五路大军攻向西夏皇都兴庆府,但却因互不协调,导致夏军主力突破了包围圈。夏军开始集中优势兵力,飘忽不定的对宋军轮番进行骚扰攻击。当种谔军锐不可挡,不断突进,但竟因无粮而败退的消息传来。师徒二人齐齐长叹一声,知道此次征伐西夏,已经宣告失败了。此后会慢慢转回双方相持的阶段。是役,大宋虽然得回部分土地,但预定的战略目标没有完成,却耗费了无数钱粮兵马。而且今后一段时期仍然需要大量兵员与战争物资补给,实在有些得不偿失。

时恰逢司马光造访,富弼乘便问赵佣道“殿下可知此次失利,原因何在?”

赵佣思索片刻,答道“弟子以为,其败有二一为五路齐发,互不统属,致使西夏有可乘之机,得到了一口残喘之气;二为用人不当,使得军队后继无力,因而不能竟全功,实在可惜!”

富弼又问“你可想过因何会如此?”

赵佣再答“那第一点么,是因我朝兵制所导致。此也是我以前曾向富公提起过的,您老也是对这点无可奈何。第二点么,嘿嘿!弟子就不好说了啊!”他不再说,乃因有道是子不言父之过。放着司马光在旁坐着,他却不想找骂。

司马光却没他想得那么迂腐,知他意思,点了点头“这用人不当,说来实在是官家的疏忽。可另有一层原因,殿下可想到了?”瞥了眼富弼,见他颔首,就接着说道“此事也不是官家愿意见到的。只是自他任用王介甫变法以来,多有奸佞小人依介甫而发迹。官家不查,而任用这些人。以至我大宋如今小人当道日益严重,致有今日之事!”见赵佣点头同意此说,又继续道“不止战事,其它种种,因此等小人,而使得百姓怨声载道。依老夫之见,只有把这些人赶出朝堂,不再任用,并恢复旧制,一如熙宁之前。再加以休养生息,才能使我大宋再度国富兵强。”

他的政见,乃是众所周知的事。赵佣也知凭自己这两下子,目前肯定无法和他争论,也就不多说,于是道“王荆公变法之举,弟子尚无从一一分辨。倒是这任用奸佞之事,应当是如老师所言了。否则如今也不会有此败!”

富弼却又有问“今知此二弊,不知殿下可有解决之道?”司马光听了此问却眼睛里流露出一丝疑惑,却是未知他二人已常如此于问答中教学。一是没想到富公居然会早早的采用了这种发法,二是难以相信赵佣的见解能够达到让富公重视的地步。要知这方法可说是对赵佣最为合适的了,他司马光只是认为赵佣虽聪明,却所学不足,见识不广。概因与赵佣的几次争论中,司马光都是占了上风,所以仍然让其先多读书,还并未采取这种方式。

疑惑中,那里赵佣已开口答道“我朝如今兵制之弊病,共有三处,我以前曾与富公谈论过。弊病其一,我朝兵制以文制武,加上将从中御,使得指挥上出现了大麻烦。枢密院由文官把持,若一旦决策错误,那下面执行时无所适从,焉得不败?而那将从中御,说来有些可笑啊!虽然当初太祖所设时,想法挺好,可谓眼光独到,深谋远虑。这种方法本身也非常符合兵法要旨,但有一个障碍无法忽视,那就是情报和命令的传递无法达到快捷,造成延误军机。这是目前无法解决的,怕是几百年后都不见得行,太祖这一法也太过领先时代了,过犹不及啊!这次所显现出的战时互不统属,无法协调等,其实都属于延误军机所造成的。若要解决此一弊端,要有三种人才方能除去。一是枢密院所需的能在战略上把握形势,作出最佳对策的人才,如曹操有二荀、郭嘉贾诩等“谋主”般,做好战略部署规划,以供执政裁决。二是为了不致延误军机,作战时不能再由枢密院决定行军走哪条路,战场用什么阵型这种事。而应该由将军临阵而决。所以精通兵法的将领,也是大量需求。如今的么,嘿,还是少了啊。三是情报人才,这个在我看来,是最难办的,怕是得我自己来** 才行。

“要得到这三类人才,可以广为挑选提拨,无论军中、武学,乃至士林甚或平民。总之要做到让军队各级将官都是最好的作战人员,从兵马使到都指挥使乃至枢密使,必须都要是熟悉兵事的人。再设如翰林苑般的指挥苑,下辅以兵学,多加培养枢密后继之人。有了这些人,才有望建立一种新的兵制,以期完全祛除这一弊病。

“弊病其二,我朝军队战力极弱。此有两层原因首先,我军依仗人多与高墙深壑,守成尚可,但进取无力,实在是兵种搭配上吃了大亏,尤其是对上北方游牧民族为主力的辽夏军队时。要知任何战场都有最适合它的兵种,就象如今我们的马军十个人里只有一两匹马,在草原戈壁上怎么和人打?两条腿还能追上四条腿甚至八条腿的不成?其次是兵源问题。我朝当初的募兵制在实行上出现了很大问题,而如今的保甲法更是弊端重重。关于募兵,其实当初太祖制定的阶级法、更戌法以及挑选士兵的标准都非常的好,只是在实行上还有一定的失误。加上后来厢兵只要灾荒之年就大肆募兵,使得招刺太滥,又缺乏训练,所以战力极弱。如此军队,徒自耗费巨额钱粮。常年的灾荒时募兵,还使得乡间缺少青壮,净是些老弱妇孺在耕作,导致粮食产量减少,实在是有必要裁汰的,所以王荆公所为倒也并非全错。不过那保甲法可谓无用之极。把本来该由朝廷负担的军兵之事,摊到了百姓身上,徒自扰民。置各路将兵而不用不说,更有授民以利刃的隐患,一旦地方施政失当,则保甲立成反贼,实在愚不可及。

“若解决了这两点,则我军战力当有大的改观。首先就要取消保甲,恢复募兵。不过要严守太祖所行之挑选标准,甚至更为严格。其次当取消黥兵制,大幅提高士兵地位和待遇。让士兵的来源由原来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顿才去当兵,变成是为了建功立业,发家致富才当兵。再次为调整更戌期,把一二年延长为年,并与今日之实行的将兵结合,兵将同时更戌,辅以严明军纪和勤加操练才行。最后,必须养马,但如今的保马之法却有所不当。应该在废除保甲同时,鼓励民间大力养马甚至鼓励商户从北方购马匹,朝廷再收购可用之马。同时要把马匹集中起来,集中到马军中,装备得起多少就装备多少,必须做到人人有马,形成两三支足以威胁到辽夏腹地的力量。而不是象现在这样,任由胡人驰骋来去,我们只能龟缩防御。而且不止马军,水军也当重视。我朝造船之术,甲于天下!若能随时由登州出海,威胁辽人,也可以缓解陆地上防御压力。

“弊病其三,在于我朝实行的战略问题。所谓兵无常形,水无常势。我朝虽然实行了防御为主的战略,但却属于消极防御。实际上,攻守之间哪里是有一定之规的事情呢?我朝如今军队战力虽然不足,但兵士人数远胜辽夏。如今正与西夏开战,可以步步为营的筑城之法蚕食其境。也可用其它方面力量来削弱敌人,如宗教,经济,都可以用来作为进攻的武器啊!不过具体的做法,首先要有足够情报支持,其次要我国内政治清明才可去做。此是所谓兵制三弊,若不能尽力革除,终有一日,我朝必国弱兵疲。那时若北兵大举南下,国破家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。”猛想起北宋被金兵南下攻破皇城的惨状,不由得打个寒噤,也不再多说,心里却更坚定了改变大宋现状的想法。

他这里侃侃而言,早把司马光听得呆了。此时再不当赵佣是个孩子,已当他是个有了可在见识上与自己平等对话资格的人物。

富弼却早已心里有数,虽以往零零散散的听过他的见解,却从未如此详细。此时他这番话说出来,一时也陷入沉思,掂量着哪条可行,哪条不成。

倒是司马光呆了一阵,方说道“殿下所指出三弊,可谓精辟。但改善之法,却问题颇多。一为那提高士兵地位待遇,可知实在颇为耗费钱粮啊!二为从民间购马之举,一旦民间无可用之马,则我大宋马军岂不也是无马可用?三是步步为营之策,牵涉巨大,又劳民伤财,实在有待商榷。倒是所提重行募兵以除保甲,设指挥苑与马匹集中三策,大是可行。殿下今已有此见识,实在让老夫欣慰不已!富公的教导可谓成效显著,也让司马光汗颜得很。殿下今日所说,不如奏禀官家,也可让朝中大臣共同参详斟酌。”

富弼听了,也点头称善,只说也要将自己二人意见附上才是。要知大宋三冗之弊,他二人可谓深知。前有范仲淹“庆历新政”,就是力图改善;到了当今,又先有王安石变法,后有官家亲定新制。他二人虽一力反对,但也知是为了改变这些沉积已久的弊端。他们所反对的是王安石的法令,而不是王氏的革除弊制的态度乃至其本人。今日自己教导的弟子有这些想法,而其中不少正是他们所赞同的,如那募兵制即是因循祖制,只是并不完全同意其所有观点而已。这弟子有了成绩,当师傅的想显摆一下也属于常理,何况是有益于国家的好提议呢!

于是赵佣在二人指点下,写了自己的第一份奏章。尽书适才所言兵制三弊及已有的对策,并因司马光提出的反对意见,又加了可以在恢复募兵同时,再度裁汰厢兵,或发往荆湖诸路开荒,或直接调往北方筑城两项对策。